【医械知识】欧盟MDR概述
欧盟MDR(Medical Device Regulation)是欧盟的医疗器械新法规,全称为《医疗器械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规例》(Regulation (EU) 2017/745)。该法规于2017年4月发布,并于2020年5月26日正式实施,旨在规范和加强欧盟内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和监管。
MDR取代了原有的医疗器械指令(Medical Device Directive, MDD)和主动植入式医疗器械指令(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Directive, AIMDD)。其目标是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提高其安全性和性能,确保在欧洲市场上合法销售和使用。
MDR适用于所有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医疗器械,包括诊断设备、治疗设备、监测设备、手术器械、植入物、体外诊断试剂等。医疗器械根据风险等级被划分为三级:
I类:备受严格控制的类,主要用于治疗关键器官
IIa、IIb类:控制类器械,要求其应用安全可靠,同时还要考虑其潜在致病及意外结果的可能性
III类:非强制控制的类,可能包括治疗性外科器械、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
MDR引入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规定,涵盖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市场准入、监管监督、技术文件、临床评价、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制造商必须获得CE认证,并通过认可的公告机构进行评估和认证,以确保其产品符合欧盟法规的要求。此外,MDR还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标识、说明书、使用说明等要求,以便患者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正确使用和识别医疗器械。
1.临床证据
强制要求临床评估(包括高风险器械的临床试验)。持续更新临床数据,尤其是III类器械。
2.技术文档
包含设计、制造、性能验证等详细信息。需符合通用规范(CS)和协调标准(如ISO 13485)。
3.唯一设备标识(UDI)
全生命周期追踪,通过EUDAMED数据库实现透明化。
4.上市后监管(PMS)
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和定期安全更新报告(PSUR)。
1. 制造商准备阶段
技术文档(Technical Documentation)包含器械描述、设计文件、性能数据、生物相容性报告、风险分析(ISO 14971)、临床评估报告(CER)等。需符合MDR附录II和III的格式要求,支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性。
质量管理体系(QMS)符合ISO 13485标准,覆盖设计、生产、采购、售后等环节。公告机构审核QMS时重点关注风险管理和临床数据整合能力。
2. 公告机构(Notified Body)选择与申请
匹配资质:选择具备MDR授权且覆盖器械类别的公告机构(2025年约30家,如TÜV Süd、BSI、DEKRA等)。
提交申请:提供技术文档摘要(Summary of Technical Documentation)、器械分类依据、临床评估计划等初步文件。
3. 符合性评估(Conformity Assessment)路径
根据器械类别选择评估路径(MDR第52条):
4. 审核与整改
文件评审:公告机构评估技术文档的完整性和合规性(平均耗时3-6个月)。
现场审核:针对生产设施和QMS执行突击检查,确保与文档描述一致。
整改反馈:制造商需在90天内完成不符合项(Non-conformities)修正并重新提交。
5. CE证书颁发与EUDAMED注册
CE标志授予:通过审核后,公告机构签发CE证书(有效期≤5年,需定期监督审核)。
数据库录入:在EUDAMED中注册器械UDI信息、证书详情及制造商/进口商数据。
6. 持续合规监控
年度审核:公告机构定期检查QMS运行及上市后监管(PMS)数据更新。
临床跟踪:针对III类器械,提交年度安全更新报告(PSUR)和上市后临床跟踪计划(PMCF)。
事件报告:严重事故需在15日内通过EUDAMED上报,并采取纠正措施(如召回)。
MDR还规定了医疗器械的市场监管要求,包括医疗器械的跟踪和回收、卫生部门的报告要求、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等。制造商必须实施上市后监控系统,以监控其产品的性能,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注:内容来源于网络
【声明:向原作者致敬。本文内容为转载,推送仅为知识分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私信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以保障各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