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医械知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知识问答

医疗器械持有人发现或者知悉应报告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应在几日内进行报告?

      持有人发现或者获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应当立即调查原因,导致死亡的应当在7日内报告;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应当在20日内报告。

02

在使用医疗器械前,为什么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医疗器械使用者应当按照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使用医疗器械。医疗器械说明书是指由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作并随产品提供给用户的,能够涵盖该产品安全有效基本信息并用以指导正确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的技术文件。医疗器械说明书是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在申请产品注册时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具有法律效用的文件,并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有关要求。因此,为确保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有效,在使用医疗器械前,使用者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03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持有人发现或者知悉应报告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应在几个工作日内进行报告?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发现或者获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应当及时告知持有人。其中,导致死亡的还应当在7日内,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在20日内,通过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报告。

04

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上报时限?

      持有人、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发现或者获知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应当在12小时内通过电话或者传真等方式报告不良事件发生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通过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基本信息,对每一事件还应当在24小时内按个例事件报告。

05

监督管理部门对已发生的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采取哪些措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获知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应当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开展现场调查。

对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并造成严重伤害或者死亡以及其他严重后果的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和处理。

06

《定期风险评价报告》的填报时限?

      持有人应当自产品首次批准注册或者备案之日起,每满一年后的60日内完成上年度产品上市后定期风险评价报告。

07

《定期风险评价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持有人应当对上市医疗器械安全性进行持续研究,对产品的不良事件报告、监测资料和国内外风险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评价该产品的风险与受益,记录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撰写上市后定期风险评价报告。

08

如何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在报告回顾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回顾分析、上市后监测数据与临床试验数据的比较研究、与企业合作研究、回顾相应的临床规范和技术标准、与监测机构内部和外部的专家进行专题讨论等方法,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事件与医疗器械的关系进行分析。

09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产品的固有风险;

(2)医疗器械功能故障或损坏;

(3)在标签、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存在错误或缺陷;

(4)产品使用错误。

10

如何预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趋势?

      通过对报告的回顾分析,获得事件随时间变化的发生频数,描述此类事件的发生是上升的趋势、下降的趋势还是持续出现,以此为事件处理决策提供依据。

注:内容来源于网络

【声明:向原作者致敬。本文内容为转载,推送仅为知识分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私信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以保障各方权益。】


上一篇:【医械知识】中检院构建基因修饰致癌性小鼠模型助力新型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下一篇:【医械知识】2025年第二次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结果汇总
咨询热线: 13699556075  4007 788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