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准备:建立合规体系
1. 严格执行GMP和ISO 13485
确保生产环境(洁净车间、温湿度控制)、设备校准、工艺流程符合法规要求。
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QMS),包括SOP(标准操作规程)、CAPA(纠正预防措施)、风险管理文件等。
2. 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可追溯(ALCOA+原则)
Attributable(可归属):记录必须能追溯到操作人。
Legible(清晰):数据应易于阅读,避免涂改。
Contemporaneous(同步):实时记录,不得事后补填
Original(原始):保留原始数据,电子数据需审计追踪。
Accurate(准确):数据必须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3. 定期内部审核与模拟检查
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内部GMP审计,模拟飞行检查流程。
重点关注高风险环节,如灭菌过程、产品检验、供应商管理。
4. 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
所有员工(包括生产、质检、仓储)必须接受GMP、SOP、数据完整性培训。
设立应急响应小组(质量部负责人、生产主管、文件管理员),明确检查时的分工。
(二)检查中的应对技巧
1. 接待与沟通
专人接待:由质量部经理或管理者代表负责对接,避免无关人员干扰。
确认检查范围:询问检查官关注的重点(如生产过程、灭菌验证、不良事件报告)。
避免过度解释:只回答检查官的问题,不主动提供未要求的信息。
2. 现场管理
保持环境整洁:生产车间、仓库、实验室必须符合GMP要求,避免杂乱。
快速调取文件:确保批生产记录、检验报告、设备日志等能在5分钟内提供。
陪同检查:安排熟悉流程的员工全程陪同,记录检查官的问题。
3. 应对挑战性问题
如发现缺陷:不要争辩,记录检查官的意见,承诺后续整改。
不确定的问题:回答“我需要核实后再回复”,避免错误解释。
禁止行为:
临时修改记录(会被视为数据造假)。
拒绝提供资料(可能导致更严厉的处罚)。
(三)检查后的整改与提升
1. 分析缺陷项
将问题分为关键缺陷(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缺陷(可能影响质量)、一般缺陷(轻微不符合项)。
使用5Why分析法或鱼骨图找出根本原因。
2. 制定CAPA(纠正预防措施)